6月19日,“咔嚓!”攝影家與媒體記者走進三門峽調研采風活動舉行,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帶著各式攝影裝備,在大美三門峽開啟“溢彩流光·文明今古”之旅。 8時許,調研采風團的車隊滿載歡聲笑語行駛在沿黃生態(tài)廊道上,透過車窗向外望去,山川與大河縱橫,碧水與綠樹交織。“沒想到這里這么美!”一路上,采風團嘉賓紛紛發(fā)出贊嘆,不時用相機和手機記錄沿途美景。來自山西省太原市的攝影師楊曉勇十分關注黃河的新變化,途經黃河婚旅攝影基地時,他不禁感嘆:“這里就是黃河岸邊的新變化!三門峽不僅把黃河治理得好,更把黃河變成了幸福河。” 在8號觀景臺,采風團嘉賓近距離觀賞三門峽大壩,了解“黃河安瀾”背后的付出;走進角古東攝影小鎮(zhèn),民國風情建筑、非遺文化展示無不吸引著采風團嘉賓的目光;登上6號觀景臺,嘉賓們極目遠眺……每到一處,大家都認真尋找最佳拍攝位置和角度,用敏銳的眼光、獨特的視角,定格一景一物。“三門峽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很好!”來自遼寧省大連市的攝影愛好者孫中庭說,三門峽可拍的內容很多,攝影氛圍也很好,他對接下來的行程充滿期待。 在三門峽,不僅能領略旖旎的自然風光,更能感受厚重的人文歷史。在虢國博物館內,嘉賓們仔細聆聽講解,不時駐足觀賞,用心領略“周風虢韻”。“三門峽的文化底蘊令人驚艷!”第十四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藝術攝影類獲獎者顏勁松表示,這里規(guī)模宏大、保存完好,非常震撼。 在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景區(qū)和曲村,采風團嘉賓們穿行在一個個地坑院中,不僅看民居,也了解了陜州剪紙、穿山灶、十碗席等民俗。在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景區(qū)上演的陜州鑼鼓書《在陜之州》磅礴彪悍,更是引來陣陣掌聲和歡呼。貴州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高翀在欣賞完表演之后表示,陜州鑼鼓書鏗鏘有力,十分具有地方特色,一定要把這種地方文化藝術保護好、傳承好。 走進三門峽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,設備自動化程度很高,科技感十足。美國的通用、福特,日本的豐田,國內的上海大眾、上海通用、長安福特、東風本田等知名品牌汽車所使用的部分汽車輪轂,均產自這里。“三門峽有這樣的企業(yè),也體現了我們國家汽車制造業(yè)的發(fā)展水平。”大連市文聯黨組成員、副主席陸忠杰說道。 在最后一站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《花開中國》基本陳列廳中,采風團成員一路仔細觀賞、認真聆聽,全身心投入廟底溝文化原創(chuàng)性展覽之中!吨袊鴶z影》編輯陳秋實在觀展后表示,這里的燈光以及布展都做得特別精致,視覺沖擊力很強。 “我是第一次來到河南,也是第一次來到三門峽。這里的自然環(huán)境很舒適,這里的文化底蘊很深厚,這里的人民熱情樸實。”調研采風結束時,大連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趙藝卓由衷贊美,三門峽處處都給人驚喜! |
生態(tài)之美如詩如畫 文明傳承溢彩流光
本報記者 王夢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3-06-20 打印

- 上一條:綠色再生“鋁”途光明
- 下一條:赴光影之約 享藝術盛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