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骨文的“月”字竟然這樣寫 這家博物館太有趣了
國慶中秋雙節(jié)同慶,文博游成為廣大市民游客的熱門選擇。 在河南安陽,一場名為“甲骨映月,共賞中秋”的主題活動在殷墟博物館生動上演,為廣大青少年開啟了一段穿越三千年的文化對話。
“甲骨映月,共賞中秋”活動緊緊圍繞賞月、祭月的悠久習俗展開,引領孩子們追溯漢字的源頭,一同探尋“月”“秋”“中”等甲骨文形態(tài)及其演變歷程,生動形象的圖畫激發(fā)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。 在妙趣橫生的手工環(huán)節(jié),一家人通力合作,將承載著美好祝愿的甲骨文“月”“福”等字寫在燈籠上,制作成獨一無二的“甲骨文中秋燈籠”;孩子們在一幅5米長的中秋主題卷軸上,認真摹寫甲骨文“中”“秋”“月”字。 活動讓抽象的文字“動”了起來,在游戲中將傳統(tǒng)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們的心中。 殷墟博物館公共教育部主任 楊艷梅:希望讓孩子們可以理解傳統(tǒng)文化并非遙不可及,它就蘊含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,希望可以激發(fā)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。 ( 編輯:tln ) |
甲骨文的“月”字竟然這樣寫 這家博物館太有趣了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5-10-06 打印
